淮州新城16(Ⅱ.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集-详细图则(65页).pdf
《淮州新城16(Ⅱ.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集-详细图则(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州新城16(Ⅱ.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集-详细图则(65页).pdf(65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0 淮州新城淮州新城 16(.D)片区)片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8.05 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 文本 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规划目标定位与规模.5 第三章 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规划.6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8 第五章 绿地及水网系统规划.9 第六章 土地利用控制规划.10 第七章 景观风貌规划.12 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13 第九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7 第十章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21 第十一章 附则.23 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
2、细规划 3 第一章 总则 第第1条条 编制编制目的目的 为指导 16(.D)片区建设,促进片区健康有序发展,并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制定本规划。第第2条条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十九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东进”重要发展战略,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五量”要求,以山水城相融为理念,着力提高 16(.D)片区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打造滨江新区。第第3条条 规划规划依据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
3、土地管理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5.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6.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7.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8.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 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1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2008)1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011)14.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
4、5 年)15.淮州新城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 年)16.国家、四川省、成都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第第4条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次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淮州新城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 年)基础上编制。本次规划范围为:沱江东北侧,西至中金简快速,南至沱江及江西路,东至安徽路,北至铁路防护绿地,总规划面积约 5.00 平方公里。第第5条条 地位地位和作用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片区未来发展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规划,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本规划。第第6条条 强制性强制
5、性内容管控内容管控 文本条文中的黑体下划线为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强制性内容的管理职责包括边界划定、管控规则制定、实施监督检查以及管理要求调整等。强制性内容的修改应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 第二章 规划目标定位与规模 第第7条条 目标目标与与定位定位 16(.D)片区作为淮州新城城市级综合配套服务区,重点发展商务、商业、娱乐康体等现代化服务业,是未来对接淮州新城“东进”生产中心的综合配套服务区。16(.D)片区规划定位为淮州新城综合商务中心、城市娱乐公共中心。第第
6、8条条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规划 16(.D)片区人口 6.15 万人。第第9条条 用地用地规模规模 规划 16(.D)片区规划面积 500.02 公顷,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50.48 公顷,城市建设用地占总规划面积比例的 90.09%。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73.25 平方米/人。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 第三章 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规划 第第10条条 片区片区发展发展方向方向 16(.D)片区用地布局向西拓展。第第11条条 空间空间结构结构 规划形成“两轴、两心、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两轴”:中央商务发展轴:沿商务区到沱江西岸商务区形成的淮州新城中央商务发展轴;休闲文化发
7、展轴:沿五里大道形成的东西向城市拓展轴。“两心”:东部的片区商务中心、西部的生活服务中心。“三组团”:商务组团主要以淮州新城商务办公活动、高端商业休闲为主;滨河生活组团主要以居住及配套设施为主;滨江休闲组团主要以沱江及西侧的龙泉山为依托,布局滨江特色商业、休闲公园、小型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第第12条条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为二类住宅用地及住宅商业混合用地,建筑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规划 1 个居住区,5 个基层社区。规划居住用地规模 146.4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32.50%。居住用地规划布局于中金简快速以东,现代大道以西,铁路防护绿地以南,沱江以北地区,以及商务组团东南
8、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规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 划布局于居住区、基层社区中心位置,住宅商业混合用地规划布局于城市商务组团两侧,以及沱江北岸地块。第第13条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以中小学用地及医疗卫生用地为主,布置在居住片区内部。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 17.49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3.88%。第第14条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商务组团及沱江北岸。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为69.1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5.35%。其中,规
9、划商业中心位于城市商务组团带状公园两侧,打造城市商业商务综合中心。在沱江北岸,打造滨江休闲商业组团,重点发展滨江特色商业、休闲公园、小型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第第15条条 绿地与广场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主要结合沱江、清溪河等河流、道路、池塘进行布置。规划绿地及广场用地面积 91.2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25%,其中公园绿地 54.93 公顷,防护绿地 36.29 公顷。第第16条条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模为 120.83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6.82%。第第17条条 公用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规模为 5.4
10、0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20%。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8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第18条条 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 片区采用“城市级居住区级 基层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第第19条条 城市城市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中心中心 规划形成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包括行政管理中心(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体育中心(运动场、健身馆)。第第20条条 居住区服务中心居住区服务中心 配置居住区级服务中心,包括 1 处社区服务中心、1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处综合健身馆、1 处综合运动场,1 处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活动中心)。保留淮口镇第二小学和万福鑫小
11、学,规划新增 2 所小学,1 所中学。第第21条条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中心 依托 5 个基层社区配置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服务中心包括 1 处社区用房、1 处养老服务设施、1 处幼儿园、1 处文化活动站、1 处卫生服务站、1 处农贸市场、1 处邮政设施、及 1 处单独占地的社区级居民健身设施。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 第五章 绿地及水网系统规划 第第22条条 绿地系统结构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一心:指片区绿心公园。三轴:指城市中央绿轴、五里大道景观轴、江西路景观轴。多点:指各社区内布局的社区公园等点状绿地。第第23条条 公园绿地公园绿地 规划
12、形成“中规划形成“中央央公园公园-居住区居住区公园公园-社区公园”社区公园”三三级城市公园绿地体级城市公园绿地体系。系。结合片区大型集中绿地设置公园。每个社区设置社区公园 1 处,每处规模不小于 0.5 公顷。规规划城市中央划城市中央公园公园 1 处,形成处,形成城市综合性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面积公园,规划面积约约 9 公公顷;顷;规划规划居住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共设置公园,共设置 2 处,每处不小于处,每处不小于 0.5 公顷。公顷。结合各设结合各设区设置区设置社区社区级公园绿地,级公园绿地,共共设置设置 5 处处。第第24条条 防护绿地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占地 36.29 公顷,为现代大道
13、、安徽路、五里大道、江西路等其他道路防护绿地。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0 第六章 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第第25条条 整体成片开发控制整体成片开发控制 以若干个地块为整体成片开发时,地块用地界限、支路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做适当调整。第第26条条 居住用地控制居住用地控制 居住区内服务于居住区的商业公建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 5%,商业设施可相对独立。第第27条条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控制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控制 道路红线以内的用地为道路专用,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占用。在规划道路红线以内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在改造、扩建时必须拆除、移至道路红线以外
14、。道路在新建、拓宽、改造时,必须按规划道路断面配植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第第28条条 公用设施用地控制公用设施用地控制 按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公用设施用地只允许布置公用设施及其附属的建、构筑物。第第29条条 绿地与广场用地控制绿地与广场用地控制 按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控制绿线。防护绿地内除了可以设置部分公用设施,如公共厕所、路灯配电,不得布置其它建筑或构筑物;公共绿地内允许布置少量商业、雕塑、小品等,但是用地面积不允许超过 5%。附属绿地的比例根据地块性质具体规定。第第30条条 水域用地控制水域用地控制 按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蓝线以内用地为河道及调蓄区专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
15、规划 11 用,任何与河道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及新建不得占用河道用地。第第31条条 建筑物改、扩、新建使用性质规定建筑物改、扩、新建使用性质规定 建筑物改、扩建和新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使用性质相符。现状合法的土地用途与本规划规定用途不符的,原则上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一旦这类土地要求进行改造与重建时,必须与本规划规定的用途相符。第第32条条 建筑物建筑物使用使用兼兼容性规定容性规定 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变更及建筑物的改、扩建及新建后使用性质与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不符时,必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核准并符合附表 3。第第33条条 形态分区形态分区控制控制 控规阶段引入城市形态分区规划的必
16、要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形态,指导规划管理三个方面。主要从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贴线率等要素控制。通过人口容量、建筑容量的控制来确定城市整体容量,从而确定城市分区密度。第第34条条 开发强度开发强度控制控制 容积率分区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0-0.8;0.8-1.5;1.5-2.5;2.5 艺术。其中,开发强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商务区内经支路十三和纬支路四交口处西南地块,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可突破容积率限制。第第35条条 建筑建筑高度控制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 0-12 米;12-24 米;24-60 米;60 米以上。其中,最高点位于商务区内
17、经支路十三和纬支路四交口处西南地块,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可突破高度限制。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第七章 景观风貌规划 第第36条条 重点地区景观风貌重点地区景观风貌 1、沱江风光带 沱江风光带主要为沱江两岸绿化带以外 200 米范围内的街区。规划特色:沱江北岸结合绿地形成大型城市公园;沱江北岸设置约 50 米宽的生态绿地;沿主要道路形成滨水区向片区渗透的带状绿地。2、片区商务中心 片区商务中心指现代大道、环保大道、铁路防护绿地围合而成的区域。规划特色:控制滨水区与城市中心、龙泉山之间的视线通廊;总体空间形成中心区高、中心区与龙泉山滨水区之间高度逐渐降低的空间形态。3
18、、片区绿心 片区绿心主要指结合商务区中央绿轴北端的休闲绿地区域。规划特色:结合宽阔的带状公园打造片区绿心,打开与滨水空间的视线通廊,商务、商业建筑布局在公园两侧,统领区域建筑,形成城市核心标志区。淮州新城 16(.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 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第37条条 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原则与目标 落实成都市金堂县淮州新城分区规划(2017-2035 年)提出的要求,兼顾用地布局规划,形成结构清晰、级配合理、衔接顺畅的道路网络;构筑方便、快捷、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第第38条条 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 规划区主要对外道路有中金简快速路、五里大道、州城大道、现代大道、环保大道、安徽路、
19、江西路等,其中中金简快速路为快速路,五里大道、州城大道、现代大道、环保大道、安徽路、江西路等为主干路。第第39条条 区内道路规划区内道路规划 规划区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中金简快速路,主干路:“两横四纵”的主干路网,“两横”为五里大道、江西路,“四纵”为州城大道、现代大道、环保大道和安徽路。中金简快速路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 60 米,现代大道、安徽路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 50 米,州城大道、环保大道、五里大道、江西路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 40 米。规划区路网长度约为 43.23 公里,路网密度约为 9.60 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快速路总长约为 1.62 公里,路网密度
20、约为 0.36 公里/平方公里;主干路总长约为 13.03 公里,路网密度约为 2.91 公里/平方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4 公里;次干路总长约为 0.53 公里,路网密度约为 0.12 公里/平方公里;支路总长约为 27.99 公里,路网密度约为 6.21 公里/平方公里。表 8-1 规划道路一览表 编号 道路名称 起止点 道路 等级 道路长度(km)道路宽度(m)1 中金简快速路 规划北边界-规划南边界 快速路 1.62 60 2 州城大道 纬支路一-江西路 主干路 0.76 40 3 现代大道 纬支路一-江西路 主干路 0.96 50 4 环保大道 纬支路一-江西路
21、 主干路 1.36 40 5 安徽路 规划北边界-江西路 主干路 1.56 50 6 五里大道 中金简快速路-安徽路 主干路 3.96 40 7 江西路 中金简快速路-安徽路 主干路 3.95 40 8 现代大道 江西路-规划南边界 主干路 0.54 30 9 州城大道 江西路-规划南边界 次干路 0.53 24 10 中华街 中金简快速路-州城大道 支路 2.43 16 11 经支路一 纬支六路-中华街 支路 0.23 16 12 经支路二 山西路-中华街 支路 0.71 20 13 经支璐三 江西路-中华街 支路 0.36 16 14 经支路四 五里大道-中华街 支路 0.87 20 15
22、 经支路五 五里大道-山西路 支路 0.22 16 16 经支路六 江西路-中华街 支路 0.33 16 17 经支路七 五里大道-江西路 支路 0.54 16 18 经支路八 纬支路一-中华街 支路 1 20 19 经支路九 纬支路一-江西路 支路 0.8 20 20 经支路十 纬支路一-中华街 支路 1.05 20 21 经支路十一 纬支路一-中华街 支路 1.21 20 22 经支路十二 纬支路一-江西路 支路 1.08 20 23 经支路十三 纬支路一-江西路 支路 1.3 20 24 经支路十四 五里大道-江西路 支路 1.25 20 25 纬支路一 五里大道-环保大道 支路 2.7
23、6 20 26 纬支路二 中金简快速路-安徽路 支路 2.87 20 27 纬支路三 现代大道-安徽路 支路 1.6 16 28 纬支路四 现代大道-安徽路 支路 1.41 20 29 纬支路五 经支路十三-安徽路 支路 0.71 16 30 纬支路六 中金简快速路-州城大道 支路 1.23 20 31 纬支路七 经支路十一-现代大道 支路 0.22 18 32 山西路 中金简快速路-安徽路 支路 3.81 20 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5 第第40条条 禁止开口路段禁止开口路段 规划确定的道路交叉口,沿道路红线转角切点位置向主干路方向延伸 60 米范围,向次干路方向延伸
24、40 米范围,为禁止机动车道开口路段,主次干路建设应严格遵守本规划规定,如确需在上述路段内设置机动车道出口,只能设置右转出口,出口位置应保持距交叉口路缘线转角弧线切点 20 米以上的距离。第第41条条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 结合淮口南站高铁车站,设置一处综合交通枢纽。片区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2 处一般公交枢纽站,一处位于山西路与经支路七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 1.2 公顷,另一处位于环保大道与纬支路三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 0.9 公顷。片区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1 处一般公交首末站,位于纬支路四与经支路十三交叉口西南角,占地面积约 0.6公顷。第第42条条 静态交通规划静态交通规划 结合淮
25、口南站高铁车站,设置一处公共停车场。另外,结合公共服务用地布置 3 处公共停车场,总占地面积约 4.1 公顷。一处位于江西路与经支路八交口西北角,占地面积约 2.5 公顷;一处位于纬支路四与经支路十二交口西南角,占地面积约 1.0 公顷;一处位于位于纬支路四与经支路十三交叉口西南角,占地面积约 0.6 公顷。第第43条条 公共加油站规划公共加油站规划 规划 1 处加油站,位于江西路与经支路九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约 0.3 公顷。淮州新城 16(.D)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6 第第44条条 道路竖向设计道路竖向设计 以安全为首要因素,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方法,分区域使雨水分散就近排入水体,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城 16 控制性 详细规划 文本 图集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