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为例.pdf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为例.pdf(10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铁岭以铁岭-沈阳沈阳-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为例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为例董志勇,曲彦霖董志勇,曲彦霖文章摘要:文章摘要:本文基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地位,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是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本文从分析现状与问题入手,广泛搜集国内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双核”模式是铁沈营发展轴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从空间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建议方面提出了方案。关键词:关键词:区域
2、协调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双核模式1概述概述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同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6 年编制完成并在沈阳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正式通过的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提出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并且明确具体策略之一即打造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以下简称“铁沈营发展轴”),推动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本研究顺应宏观发展趋势,一是在空间上落实战略规划要求,二是推进沈阳经济区深入实施,立足将宏观发展机遇转化为城市发展战略,以期对沈阳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沈阳城市中心性的强化起到积极作用。2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2.
3、1铁沈营发展轴经济概况铁沈营发展轴经济概况铁沈营发展轴包括沈阳、鞍山、营口、辽阳、铁岭等 5 个城市,是构成沈阳经济区的核心部分。现状人口 1884 万人,经济总量 11491 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 492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5749 亿元。其中:2.2铁沈营发展轴空间概况铁沈营发展轴空间概况2.2.1城镇化水平辽宁省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态势。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均为高水平城镇化,营口为城镇化质量超前型城市,沈阳、辽阳、鞍山为城镇化规模超前型城市,铁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质量相对落后,城镇化规模相对超前。2.2.2产业布局情况铁沈营发展轴产业结构正向高端、高效、高附
4、加值转变。其中:沈阳依托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等载体,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一般制造和高端制造互为补充、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铁岭以机械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为主。辽阳以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等第二产业和温泉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为主。营口依托中国(辽宁)自由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等载体,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能源化工等产业。2.2.3交通网络概况铁沈营发展轴综合交通网络相对完善,区域交通联系密切。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沈海高速、沈哈高速、沈大高速、京哈高速;公路
5、102 国道、202 国道、101 省道;铁路哈大高铁、长大铁路;航空沈阳桃仙机场、营口兰旗机场;港口营口港,包括营口市区的营口老港、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等。2.3营口港概况营口港概况营口港是距东北地区腹地最近的出海口,也是中国所有沿海地区 20 个主要港口之一,现辖营口、鲅鱼圈、仙人岛等七个港区,共有包括集装箱、煤炭、矿石、原油等 9 个专用码头,2016 年完成吞吐量 3.52 亿吨,全国排名第 12 位。2016 年成立的沈阳港(集团)有限公司,将营口港的所有功能进行前移,构建海陆联运的国际物流母港,促进了沈阳与营口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联系。2.4铁沈营发展轴空间问题铁沈营发
6、展轴空间问题2.4.1各城市间联动不充分沈阳经济区概念提出以来,区域一体化效果并不明显,原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产业结构没有形成合理分工。轴带上的城市多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型城市,且产业相似度较高(表 1、2)。产业结构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等基础性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表表 1 1 20152015 铁沈营发展轴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统计铁沈营发展轴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统计城市沈阳鞍山营口辽阳铁岭沈阳1鞍山0.9981营口0.9930.9971辽阳0.9650.9790.9871铁岭0.9450.9550.9740.9741注: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计算公式:
7、指标越近于 1,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相似;指标越趋近于 0 说明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表表 2 2 铁沈营发展轴各城市铁沈营发展轴各城市主导产业一览表主导产业一览表城市主导产业类型主要内容沈阳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现代建筑产业、生物制药及数字医疗等铁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制造、专用车和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鞍山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菱镁新材料、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食品、服装、皮革制造等辽阳石油化工业、
8、装备制造业芳烃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纺织等营口装备制造、休闲旅游、物流镁质材料、冶金、石化、轻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海洋装备制造等二是沈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尚未进入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阶段。沈阳与周边其他城市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对周边其他城市的辐射、集聚功能和服务不够完善。三是缺乏统一的区域规划和协调机制。行政区划壁垒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各城市自成体系,强调自身区域经济的发展,追求产业门类齐全,制约了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4.2营口港优势发挥不充分营口港区域航运中心的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与环渤海的其他枢纽港口相比,营口港的
9、差距比较明显。(图 1、图 2)图图 1 1 20172017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全国全国海港货物吞吐量前十(海港货物吞吐量前十(单位单位:万吨):万吨)图图 2 2 20172017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全国全国海港海港集装箱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吞吐量前十(单位单位:万万 TEUTEU)营口港与轴带上其他城市的联系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未能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如图 3 所示,“十二五”期间,营口港吞吐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与各城市 GDP出现经济负增长的现象不一致,表明营口港对腹地的经济活动影响不大。二是与除沈阳外的三城市间的合作不够紧密。营口港与铁岭、鞍山、辽阳三城市尚未建立起如沈阳港的战
10、略合作关系。图图 3 3 20112011-20152015 年年营口港吞吐量营口港吞吐量变化变化与五个城市与五个城市 GDPGDP 变化情况变化情况关系关系图图营口港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集疏运方式过于单一,公路运输约占 70%,铁路运输约占 30%,航空、管道运输缺失,不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集疏运的稳定性较差,且在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造成压力,对运能提升产生阻碍。2.4.3与国家战略结合不充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亟待立足环渤海地区的协同发展进行整合,并与中国(辽宁)自
11、由贸易实验区、“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相衔接,提高沈阳经济区和辽宁省的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实现东北振兴。目前这一区域发展的核心要求尚未形成有效机制。3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3.1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变机制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基础。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促进新时期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的形成。我国在 1949 年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均衡发展战略布局缺乏空间概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理论和模式逐步提出和完善。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理论是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形成的基础。而陆玉麒发
12、现一个区域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并不一定由一个增长极引起,有可能是两个增长极同时发挥作用,这一“双核”现象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双核结构理论在理论内容和分析演绎方面均优于增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理论。3.2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实践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实践3.2.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双核结构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驱动轴,也是国家级的双核结构。北京和天津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由于长期以来的“单边”发展,形成畸形竞争。已经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构建北京、天津双核,意在打破京津之间狭隘的区域竞争,将内耗式、争夺式的区域竞争转为互补与合作式的区域竞争。3.2.2广西区委、区政
13、府提出“双核驱动”战略广西区委、区政府于 2014 年提出“双核驱动”战略,是双核结构理论用于实践之中的典范。“双核驱动”战略是广西站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角度,对广西区情、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途径的科学认知。战略提出要做大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一海一江、共融共长,一纵一横、合纵连横,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核,驱动广西全局的发展。4空间模式选择空间模式选择本次研究的核心即探讨沈阳和营口这两个城市分别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城市的空间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关系。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一般从点轴模式开始。沈阳和营口作为铁沈营发展轴的两个端点,集聚效应明显。依托沈大方向上的交通线路、动力供
14、应线以及水源供应线等复合承载力走廊,实现了两个端点城市的扩散效应。双核结构模式是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能够有效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两者各自的优势,将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性不断扩大,将沿海港口城市的门户性充分凸显,以及二者在区位上和功能上的对接和互补。一是区域中心城市寻求对应的港口门户城市从而实现与区域外部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分别作为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沈阳和营口实现空间耦合具有现实上的可能性。二是港口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沈阳作为历史上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和未来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港口的转运、贸易、物流功能是其必不可缺的核心需求。基于双核的发展轴产业
15、空间协同模式基于双核的发展轴产业空间协同模式从要素构成看,双核结构体现出两个端点城市明显的差异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向性的作用下会通过交通轴与区域外部进行交流,两个城市联系日益紧密,腹地出现重叠,空间成本降低,功能实现互补,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双核空间结构。从经济联系看,双核结构体现出两个端点城市明显的互补性。铁沈营发展轴最早是辽河自腹地向河口的轴线实现内陆与沿海的水路联系。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陆路交通取代水陆交通。随着端点城市的对外联系性和空间可达性不断加强,逐渐成为区域内的核心城市。从空间效率看,双核结构体现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双核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区域生产要素的过度集聚
16、,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港口城市的边缘优势有利于两者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5空间发展对策空间发展对策5.1运用双核结构模式,强化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的衔接运用双核结构模式,强化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的衔接沈阳是东北地区距离海洋最近的中心城市,距离海洋直线距离仅 200 公里。利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沈阳具有明显的中心性特征,属于国家层面的区域中心城市。营口位于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接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营口的门户性特征明显,属于省域级别的门户城市。运用双核结构理论,结合以上相关规划对沈阳和营口的发展定位,以沈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以营口作为区域门户城市,将二者连线,依托连线上的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区域 协调发展 理念 沈阳 经济区 协同 发展 机制 研究 铁岭 营口 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