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中国康养旅游发展与趋势_戴德梁行_34页.pdf
《2020年6月中国康养旅游发展与趋势_戴德梁行_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6月中国康养旅游发展与趋势_戴德梁行_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中国康养旅游 发展与趋势 戴德梁行研究院 WELLNESS MEDICAL HEALTHCARE RECOVERY LEISURE FITNESS SIGHTSEEING TRAVEL TOURISM BEAUTY TREATMENT ANTI-AGING MIND-BODY CONTENTS 04 10 22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康养旅游的内涵 及发展历程 目录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及盈利模式浅析 康养旅游发展趋势 研判 融合康养元素,以旅游为载体的康养旅游成为行业新风口 国内外康养旅游发展历程 国内康养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康养旅游产品组合及盈利模式简析 房地产开发
2、商领投,面向老年康旅的中国康养旅游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驱动康养旅游向“大健康”及“大养生”进行融合 趋势一 以健康中国为核心,跨产业、泛行业政策深度融合助力康养旅游发展 趋势二 不同年龄层人群对健康的理解,及对康养需求的变化助推康养旅游产品迭代 趋势三 自然、人文及康养元素植入推动康养旅游产品元素的年轻化及多元化 趋势四 产品组合渐进发展,市场主体联合发展,供应来源多元发展 趋势五 金融支持康养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趋势六 缺失元素逐渐完善,康养旅游发展逐步规范化 05 06 08 11 16 18 23 24 25 26 28 30 32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3 PREFACE 上世纪
3、 90 年代末,我国旅游地产开始发展,进入新千年, 康养旅游进入“医疗加养老”的“双轨探索”,整体市场仍 处于萌芽阶段。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促进“大 健康”与“大养生”两大新康养元素纵向融合的同时,向智 慧健康、 生活方式等领域横向延伸。 新时代新环境下, 更 “惜 命”的 80、90 后成为康养旅游的 C 位客群。在政策环境走 向多维融合,健康需求焕新的背景下,康养旅游受众、元素、 产品组合、市场主体快速迭代,金融支持及缺失元素的陆续 补齐后, 中国的康旅行业将逐步走向可持续性的规范化发展。 本文旨在对以上课题进行探讨。 张晓端 戴德梁行华南及华西区研究部主管 序言 01 0
4、5融合康养元素,以旅游为载体的康养旅游成为行业新风口 06国内外康养旅游发展历程 08国内康养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部分 康养旅游的内涵 及发展历程 4 戴德 梁 行 研 究 院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5 融合康养元素 以旅游为载体的康养旅游 成为行业新风口 谈及康养旅游,学术界往往会拆分出“康”和“养”元素来进 行独立研究,但对于康养的结合程度究竟是“康加养”, 还是“康和养”,并未达成共识。结合康养旅游在全球范围的 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康养发展的现状,同时参考了中外学术界 及研究机构对康养旅游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对康养旅游的研究 聚焦于“康和养”的融合发展模式,其特征包括:健康为主题,
5、逗留时间长,专业性强及反向流动(图 1)。同时,预期在现 阶段及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种模式都将是康养旅游的主 要内涵并主导康旅产业的发展。 “康”旅游,以治疗身心上 的健康不足成为主要目的, 对 应 的 英 文 应 为 Medical Tourism;“ 养” 旅 游, 则 侧重于维持或强化个人的健 康 元 素, 英 文 为 Wellness Tourism。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Global Wellness Tourism Economy, 2013 & 2018 康养旅游(Healthand WellnessTourism)指通过养 颜健体、 营养膳
6、食、 修心养性、 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 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 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 活动的总和 (原)国家旅游局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LB/T 051-2016), 2016 引言 图 1 康养旅游的四个特征 健康为主题 康+旅、 养+旅双动机, 满足人们对治病、 疗养、 康复、 养生与娱乐休闲的不同需求 专业性强 组织与管理需具有医学、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支持, 专业性程度影响目的地康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逗留时间长 康养旅游包括治病、休养、养老及观光游览,旅游者 在旅游地停留时间较长 反向流动 国际健康旅游客流主要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城 市向农村流动 4 5 国内外
7、康养旅游 发展历程 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提高,对压力及对 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驱使人们旅游时更愿意在饱览自然景 观,畅享人文风情之外,获得身体及精神上的健康及放松。 欧美国家康养旅游诞生时间更早、历程更长、发展程度更高, 现阶段欧美国家仍是最大的客源输出地区。因此欧美国家的康 养旅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欧美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以“医治”为单一形式的“康”旅游模式; 以“医疗资源”为核心及“疗养”为辅助的“康”“养”双 轨发展模式; “ 康养”元素为主,“旅游”元素为载体的康养旅游模式。 受惠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神秘的东方文化、蓬勃发展的医疗保 健技术
8、,及更低的成本,东南亚、日本、韩国成为举世闻名的 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康养旅游已然成为多国的重点发展产业 之一,乃至上升未支柱产业。( 图 2) 回到国内,上世纪 90 年代,部分房地产企业利用海南丰富的旅 游资源,并借鉴国外分时度假的概念,解决海南房地产市场供 大于求、大量闲置的局面,旅游地产应运而生。进入新千年, 医疗、养老元素成为市场热点,伴随着金融、旅游、房地产行 业的深度融合,医疗加养老的“康加养”双轨发展模式迅速在 全国各地铺开。 图 2 世界康养旅游流动图 1. 亚洲 美国: 医疗质量、医疗科技 2. 非洲 欧洲: 医疗科技、医疗管制更松 亚洲: 医疗科技 3. 大洋洲 亚洲:
9、医疗科技、费用更低 6 戴德 梁 行 研 究 院 1 2 6 7 8 3 5. 北美(加拿大) 美国: 等待周期更短 拉美: 医疗管制更松、费用更低 7. 中东 亚洲: 医疗科技 欧 / 美: 医疗质量、医疗科技 6. 南美洲 美国: 医疗质量、医疗科技 8. 欧洲 亚洲: 医疗科技、费用更低 中东 / 美国: 医疗质量、医疗科技 4. 美国 亚洲: 更低费用 拉美: 无美国医保、费用更低 数据来源: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戴德梁行 8 戴德 梁 行 研 究 院 国内康养旅游行业 发展现状 20年发展, 我国主要的康养旅游客群仍以出境接受更为先进的医疗技术的 “
10、康” 旅游 (即医疗旅游) 为主, 而在境内,侧重养老及疗养的“养”旅游(即养生旅游)相关产业正蓬勃兴起。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极具当地自然或人文特征的康养旅游产品(图 3)。据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内康养旅游仅占整体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的 1% 左右,2016-2020 年,我国 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 20%,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 1000 亿元左右。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出,受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 2020 年全国旅 游总收入将下降 22.0%,但疫情对大健康概念的带动,乃至疫情中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
11、情绪,或将助力 康养旅游占比进一步扩大(图 4)。 图 3 中国各片区康养旅游资源简要分布 成渝板块 优势:自然资源 现状:初级健康管理为主, 未形成全方面的康养产业体系 海南及云南板块 优势:自然资源、民族资源丰富 现状:度假与生活割裂, 康养要素与旅游结合度较低 山东板块 优势:生态、滨海资源优良 现状:配套资源缺乏, 处于初级到中级过渡的发展阶段 东南沿海板块 优势:城市吸引力大, 现代旅游业发达 现状:康养要素不明确 黄山板块 优势:得天独厚的山体资源; 现状:配套资源缺乏, 康养要素不明确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9 图 4 康养旅游市场规模 13 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及分类 高端
12、医疗模式: 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天津健康产业园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 医疗 + 滨海度假 / 生态旅游模式: 秦皇岛北戴河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海南三亚市 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 广西桂林市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 文化修身养心: 安徽池州九华山风景区 复合化、多元化、全龄化: 贵州遵义市桃花江 0% 5% 10% 15% 20% 2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 亿元 备注:E 为预测值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戴德梁行 1 0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13、 部 02 11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16康养旅游产品组合及盈利模式简析 18房地产开发商领投,面向老年康旅的中国康养旅游现状 第二部分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及盈利模式浅析 1 0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院 以“康”和“养”元素为吸引,以“游”为载体的康养旅游 在中国得到高速发展,养老及养生作为行业关注点得到重视 并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康养旅游的 发展模式 如前文所述,国际上以治疗为主要目的的“康”旅 游(即医疗 + 旅游),及侧重于维持或强化个人的 健康元素“养”旅游(即养生 + 旅游),成为康 养旅游的两大发展模式。康养旅游的各个环节围绕 “康”和“养”展开,并以“游”作为载体,丰富
14、 活动体验及业态形式。(表 1) 通常情况下,康养旅游基于自然、人文的特色康养 资源,沿腹地开发旅游资源,并融合医疗、健康管 理、康复理疗、休闲疗养及养老等元素,形成旅游 线路、制定旅游产品。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1 1 1 2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院 表 1 康养旅游两大发展模式对比 “康”模式 “医疗 + 旅游”模式 优质医疗模式廉价医疗模式特色专科模式产业发展模式 特点国家层面上的支 持 多提供综合性医 疗服务 单一 (特色/专科) 医疗产业高度发 达 政府主导,带头发 展 多设有研究所硬件设施一流,服 务意识超群 医院、诊所高度集 中 产学研一体,注重 科研 注重人才培养医
15、护人员多有海 外学习工作经历 医护人员水平高、 数量多 公、私共同开发 多位于发展中国 家 区位好,有一定量 水平的旅游资源 产品设置综合性医院 + 专 科医院 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诊所综合性医院 + 专 科医院 研发中心、大学等 科研机构 研发中心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依托国家、城市等 宏观载体发展 多以医院、集团等 形式出现 注重单一医疗项 目的突破式发展 由政府牵头,采取 “上政府、下企业 的模式” 各学科领域共同 发展,并主推若干 个特色项目 以综合医疗服务 为主,突出个别尖 端项目 以区域、小城形式 出现 多依托城市、产业 城等概念发展 以“治”为核心, “旅”为辅。 以“治”
16、为核心, “旅”为辅 “治” 、 “旅” 并举, 对旅游资源有一 定依赖。 以产业及“治”为 核心 代表案例德国印度阿波罗集团匈牙利肖普朗日本静冈医药谷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1 3 “养”模式 “养生 + 旅游”模式 “理疗 + 旅游”模式“美容 + 旅游”模式 特点以自然资源、技法为 核心卖点 多主打特定主题的美容 服务 以理疗为特色,主要 针对亚健康、有保健 需求的游客 本身具有一定旅游元 素 产品设置资源或文化展示产品小规模、专科性诊所或 医院 核心理疗服务 度假及休闲娱乐设施 模式研究从国家到度假村的各 个层级上都可存在 多以地区或小镇的形式 存在 主推某一项特色康疗 服务 “
17、疗” 、 “旅” 并举, “治” 为辅 “疗”、“旅”并举, “治”为辅 代表案例泰国 SPA,日本温泉韩国整容、瑞士抗衰老 当下,国内的康养旅游主要基于以 上两大发展模式,结合国内老龄化 及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社会背景, 更进一步衍生出养老及养生旅游的 概念,及各类老年之家、疗养小镇 的具体产品。 养老地产,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及养 老产业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得到快 速发展并成为包括金融机构、运营 (服务)机构、和房地产企业所青 睐的新蓝海。2011 年 2 月,民政部 在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 服务体系,由此诞生出养老社区 (
18、CCRC)、老年公寓和养老驿站三 种养老地产类型。其中,养老社区 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度假风景区, 融合文娱活动、康复护理,及休闲 旅游等多种元素,具备构成养老旅 游载体的条件。德勤在破局养老 地产中指出,度假式养老基地实 质上是以养老文化为核心推行休闲 度假服务, 针对的客户主要是健康、 活跃的老年人;同时,引入医疗、 保健、定期康复、养生学习等设施 和服务来吸引游客规律性消费。目 前此类产品的实际养老功能大大低 于其他辅助功能。此外,德勤在探 索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中 国医养结合趋势展望报告中亦指 出,尽管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已渐清 晰,但医疗属性的缺失,医养未能 结合,中国整体的养老市场仍需
19、要 培育。 1 4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院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1 5 中国的老龄化 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是 养老相关产业发展的持续动 力。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 比 为 8.9%, 约 1.2 亿 人; 国 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中 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 11.9%;而另据联合国人口署 预测,中国的老人人口将以每 年超过 800 万人的速度增加, 到 2050 年,老年人口占比将 达到 30.8%,约为 4.3 亿人。 2001 年联合国世界人口老龄 化报告 (1950-2050年) 认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
20、 老年人口比例超过 7%、14% 和 20%,分别定义为老龄化社 会、老龄社会和高龄社会,现 时中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 会并向老龄社会迈进。 背景 介绍 根据戴德梁行新型城镇化 4.0(2017-2018):培育特色成 就小镇,国家住建部于 2016 年及 2017 年分两批次公布 了共 403 个特色小镇名单,两批次中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小 镇占比分别为 54%、28%,而在第二批名单中明确提出康养 为主导产业的小镇为 8 个,占比为 3%。彼时,培育特色小 镇成为各级政府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城镇化,各类企业 争相占据的风口。尽管直接涉及康养产业的小镇数量有限, 但以旅游为载体,结合当地特
21、色自然保健资源(如地热), 人文养生资源(如中医药),甚至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元素 的小镇则普遍存在。这也形成了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另 一模式,即催发康复养生旅游小镇的蓬勃兴起。 康养旅游产品组合 及盈利模式简析 根据项目规模,产业聚集度,客 群与消费周期,康养旅游产品组合 可以分为:SITE康养旅游度假区, PARK康养旅游产业园,TOWN康养 旅游小镇,及 CITY康养旅游城四种产品 组合模式(以下简称为“SPTC 模式”,模式 描述请参阅图 5)。 服务费 / 管理费(如会员费)、租金及销售,成为 SPTC模式的主要收入来源。 伴随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 经营收益的持续提升,此类项目对房地
22、产销售的依赖度 有所降低,而曾经作为辅助的旅游元素融合度不断提高, 服务费 / 管理费逐渐成为主流。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 的2019 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中对 2000 个样本的 调研数据显示, 41.1%的旅游消费者青睐一站式打包的旅游产品, 即费用已经涵盖门票、住宿及交通费用。而近年来日趋火热的小包 团、 定制游也反映出旅游者对一价全包产品, 即在一站式打包的基础上, 扩大到餐饮,活动,甚至证件及服务费等,旅游者在接受旅游服务的过 程中,不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1 6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院 图 5 SPTC 模式示意图 模式特点: 康养主题明确,有一定的创新或独特
23、性 具有一流的医疗旅游配套与服务 较有特色度假地产 短期、周期性度假属性更强 SITE 康养旅游度假区 代表案例:瑞士蒙特勒的静港医疗度假中心 模式特点: 特色康养优势显著并围绕形成产业集聚 伴有与医疗结合的元素 自然 / 人文旅游资源较好,形成旅游路线 中长期度假属性 TOWN 康养旅游小镇 代表案例:匈牙利肖普朗牙科旅游小镇 模式特点: 康养产业集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闭环 聚焦单一特定康养需求,通常伴有衍生性需求 具有发展观光旅游(线路)的条件 中短期度假属性 PARK 康养旅游产业园 代表案例:日本静冈医药硅谷 模式特点: 由政府牵头开展,企业后续跟进 须有一定规模与能级,规模适合一
24、二线大城市 产学研融合、产城结合、区域发展等 适合长期居住 CITY 康养旅游城 代表案例:成都国际医学城 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 势 1 7 1 8 戴 德 梁 行 研 究 院 房地产开发商领投 面向老年康旅的中国康养旅游现状 从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康养产品来看,老年人依然是核心的目标客群,而凭借开发建设方面的 经验和优势,房地产开发商在康旅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是更胜一筹的。 根据亿翰智库最新统计,30 大康养运营商当中房地产开发商占比达半数,同时运营的产品中 养老产品占比高达 88%(图 6)。开发商凭借强资源整合能力,以小镇产品作为拳头产品快速 占领市场,奠定口碑;另一方面,险资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中国 旅游 发展 趋势 戴德梁行 _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