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pdf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pdf(48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 2019年3月 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研究 国际大湾区对标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条件研究 互联互通交通建设红利突出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研究 大湾区规划所涉及的房地产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脉络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 引领作用。 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 支撑“一带一路”对外开放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深化内地和港澳合作发展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01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2、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支持香港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 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经济科技持续发展需要打造高水平、引领发展的平台 转型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动能转换 社会稳定需要注入新动能,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新开发平台需要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支撑区 肇庆肇庆 佛山佛山 广州广州 中山中山 江门江门 珠海珠海 澳门澳门 香港香港 惠州惠州 东莞东莞 深圳深圳 规划依据 政策定位与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定位与目标 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 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区 世
3、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2020年 国际一流湾区基本形成 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确立 2030年 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跃升 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世界知名城市群 发展 定位 发展 目标 空间规划: 强化“一环两扇”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可以总结如下:“一环两扇、两屏六轴” 5+2环珠江口经济圈。指依托沿珠江口的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 中山5市和香港、澳门,形成区域交通快速连接、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科技 创新协同推进、社会交往密切便捷的环珠江口经济圈。 珠江口两岸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形成东西“两扇”。第一 是珠江口东岸
4、城镇扇面:以广州东部地区、东莞水乡经济区、松山 湖高新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环大亚湾新区等功能板块为支点, 加快推动东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第二是珠江口西岸城镇扇面:在 保留自然生态空间的前提下,统筹重大项目、平台和基础设施布局, 打造机场、港口、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协同联运的综合枢纽,引导 人口、产业进一步向西岸集聚,打造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带。 一环 两扇 两屏 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南部沿海绿色生态防护屏障。 六轴 加强湾区与外围地区的空间衔接,构建六大城镇产业拓展轴:1、香港-珠海-高栏港- 大广海港-阳江-粤西地区;2、深圳-中山-江门-阳江-粤西地;3、广州-佛山-肇庆- 云浮-西
5、南地区;4、广州-清远-韶关-华中地区;5、东莞-惠州-河源-粤东北地区;6、 深圳-环大亚湾-汕尾-粤东地区。 城市定位打造世界级四极中心城市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为“四极”,不断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城市群整体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图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战略及产业定位 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战略定位 主要产业 香港 中心城市 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 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国际都会 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物流 澳门 支持澳门围绕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两大功能定位
6、,建 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世界知名城市 博彩业、旅游业、建筑业、地产业 深圳 打造国际航运、航空枢纽、建设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国际商务旅游名城、国 际会展旅游名城 通信设备制造、电子信息 广州 建设全国中心城市,全球性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国际教育示范区、国际时尚之都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海洋产业 珠海 重要节点城市 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 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航空产业、机械制造 江门 交通及海洋装备制造、电力设备制造 佛山 纺织家具、建筑材料 中山 生物医药、装备制造 东莞 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 惠州 石油化工
7、 肇庆 现代农业产业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网 一中心 1 2 3 连通内陆的“多向通道网” 联系海外的“航空航线网” 大湾区“快速公交网” 共建世界级国际 航运物流中心 进一步提升市 场一体化水平 人员往来 便利化 生产要素 便捷流动 资金有序 充分流动 对大湾区内地居民赴港澳采用“落地签” 允许港澳车辆无障碍通行(内地双证)、预约方式、经济手段 制定服务业跨境经营相关资金、人员、物品过境等便利措施 独立第三方检测和认证服务的结果互认 探索形成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和产权流转特点的交易市场 开展RQFII、QDII等跨境投资业务,鼓励粤港澳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互设 缩短对港澳金融领域负面清单 湾
8、区内支付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后台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产业优势, 推进产业错位发展、合作发展 2 构筑产业空间协同发展格局 引领带动区域: 广州、深圳、香港 支持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两岸错位协调发展: 珠江东岸文化创意产业带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环 “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江门佛山”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蓝色生态湾区 世界级旅游区 智慧城市群 国际教育和人才高地 文化和体育繁荣发展 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促进健康与社会保障资源对接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 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
9、政策研究 国际大湾区对标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条件研究 互联互通交通建设红利突出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研究 大湾区规划所涉及的房地产内容 湾区经济的概念界定 国际上目前对于湾区或者湾区经济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学界没有一个成型的解释。(国际 上对湾区经济的研究上溯到90年代,美国纽约新泽西公司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代表 “港口产业对纽约新泽西都市地区 的经济影响”)。中国最初提出湾区概念,源于粤港合作。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指出,深圳市政府率先提出湾区经济,研究湾区经济,促成珠三角粤港 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进而上升到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层面。 1)小尺度湾区,一般小于5平方公
10、里,最大不超过10平方公里。 2)中等尺度湾区空间,通常是城市的一个部分或者隶属某个行政区域,国内比方胶州湾、大连湾等。 3)大尺度湾区,通常周围有多个城市,构成城市群或经济圈,像渤海湾、东京湾等。 4)超大尺度湾区,如孟加拉湾、墨西哥湾等。 湾区空间分类 湾区经济的特点 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 湾区地理特点“拥海、抱湾、合群”,空间距离的压缩,使其发展更具优势,推动城市和产业的紧密融合,形成高度现代化城市群。 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沿革与一般规律显示基于国际贸易延伸的国际金融,促进经济圈内的制造业产业链与现代服
11、务业高度发展。 湾区经济是基于自然载体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集合,其核心的功能主要是发挥国际性经济物流中枢作用, 进而发展 为区域经济合作、城市群形态。 湾区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概念,也是产业概念,需要有临港的产业群或者叫滨海的产业圈。 湾区经济强调城市发展与经济形态的有机结合,包括城市的规模、功能、国际化水平、现代化水平。 湾区经济涉及到港口、城市、产业等不同形态的叠加效应,形成高度开放、区域融合、创新驱动、产业高端的特点。 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国际化是湾区经济的重要特点,发达的湾区经济往往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 力、强大的积聚或者辐射功能,以及便捷高效的国际交往的网络。
12、 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中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功能,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变革、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湾区经济特点 “湾区”指标对标人均差距仍明显 目前世界三大湾区和特点分别是:1)纽约湾区,是全球金融中心;2)旧金山湾区,全球科技创新基地,硅谷 发源地;3)东京湾区,东京六大港口首尾相连,重要的产业转移示范区。 从战略层面来看,粤港澳湾区战略定位向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看齐,目前粤港澳人口总量6765万, GDP总量1.82万亿美元,占地面积5.65万平方公里,均超越三大湾区,但在人均、地均产出相比三大湾区低。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三大湾区第三产业比重占比均在80%以上,而粤港
13、澳大湾区占比不足60%。粤港澳大湾 区在经济总量、结构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图表:世界主要大湾区对比 世界大湾区 GDP (亿美元) 人口 (万人) 占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均GDP (美元) 主要特征 粤港澳 14027 6800 5.6 20627.9 “一国两制”大湾区 纽约湾区 13584 1983 3.4 68502.3 世界金融中心 旧金山湾区 7855 760 1.8 103355.3 硅谷发源地 东京湾区 19876 3800 1.4 52305.3 港口群 纽约湾金融湾区 纽约湾区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金融中心,湾区内拥有美国第 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城市。纽约湾区由纽约州、康涅狄
14、格州、 新泽西州等31个州市组成,总面积大约3.35万平方公里,总人 口约1983万人。2015年纽约湾区GDP规模大约1.4万亿美元。 湾区从19世纪中期,借助港口优势、技术创新、政策等内 外因素推动下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经过近170年发展成为世 界湾区之首。 纽约大湾区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 全球500强企业中,有接近60家总部设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大学等名校也坐落于此。纽约是国际排名第二的金融中心, 仅次于英国伦敦。 2016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四名分别是伦敦、纽约、新加 坡和香港。国际大投行如摩根斯坦利、高盛、花旗银行、摩根 大通等,总部均在纽约。 旧金山湾区
15、科技湾区 旧金山湾区地处加州北部,环绕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海湾共有9 个县,100多个城镇,面积共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60万。 旧金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大都会区。主要有三个大城市: 旧金山半岛上的旧金山、东部的奥克兰、以及南部的圣荷西。 旧金山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兴起的淘金热。淘金热带来了 东部人口流入。1849年加利福利亚成为美国第31个州之后,旧金山 成为美国第一大港口。当然旧金山湾区并不仅仅是旧金山的功劳。奥 克兰港口作为美国主要的商业港口,其造船、电动设备、化学、数控、 生物制药等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圣荷西一带长期是湾区和加州北部 的农业发展区域。湾区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
16、业结合非常完美。 旧金山硅谷中心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硅谷的人才储 备。旧金山湾区高校众多,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世界知名大型高 科技公司以及著名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云集于 此。苹果、惠普、升阳、英特尔和IBM等都位于硅谷。 东京湾区制造业湾区 东京湾陆地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东京湾以3800万人口高居 世界第一,2015年GDP19876亿美元,占日本GDP的40%。东 京湾的重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川崎,西有横须贺市,东边有千 叶市,南部由三浦(西)和博索(东)两半岛环绕。著名的港口 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均处于 东京湾之内。 在港口群
17、的带动下,东京湾逐步形成京滨、京叶两大以制造 业、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带。1986年起湾内建成第一条高速公 路,由西端川崎市横越该湾至东端木更津市。湾区内钢铁、石油 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十分发达。三菱、 丰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都位于此地。 东京湾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交 通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也是日本重要的能源基地、国际 贸易和物流中心。 湾区经济:创新与金融产业的增长潜力大于制造业 从国际对比来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人均GDP相比,仍处于低水平,不到纽约及旧金山湾区的三分之一。 随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未来仍有上升空间。进一步
18、分析来看,三大湾区在人均GDP上有所分化,以科技创新为代表 的旧金山湾区人均GDP遥遥领先,以金融服务与生物医药为特色的纽约湾区位列第二,主攻工业制造的东京湾区排在第三, 三者差距有走扩的趋势。可见创新与金融在增长潜力上远大于工业制造。 图表: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人均GDP 对比 资料来源: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研究 国际大湾区对标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条件研究 互联互通交通建设红利突出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研究 大湾区规划所涉及的房地产内容 基础条件国内比较优势突出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93140亿元,珠三角城市群GDP73118亿元,分别占全国GDP的12.
19、5%、9.8%。 粤港澳得益于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与世界级港口群,粤港澳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超过40%;其中仅珠三角出口额占全国比重 已高于26%,远超其GDP权重。 香港和澳门GDP产值占整个粤港澳湾区的27%,粤港澳大湾区剔除香港和澳门之后的GDP是香港和澳门两地GDP的 2.69倍。 图表: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数据 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东莞 中山 江门 肇庆 惠州 香港 澳门 GDP(亿元) 19610.9 19492.6 2226.4 8630 6827.7 3202.8 2418.8 2084 3412.2 22157 3078.4 人口(万人) 1404.4 1190.8 167.5
20、 746.3 826.1 323 454.4 408.5 477.5 737.5 64.4 人均GDP(万元) 14 16.4 13.3 11.6 8.3 9.9 5.3 5.1 7.2 30 47.7 面积(平方公里) 7473 1996.9 1711.2 3875 2465 1783.7 9503.9 15000 11346 1104.4 32.8 基础条件区域不均衡突出 从国内对比来看,2017年大湾区人均GDP为14.7万元,高于其它四大城市圈;剔除香港、澳门后粤九城人均GDP为12.3万 元,低于长三角,处于国内较高水平。 九城中广深珠人均GDP远远领先,相对偏远的江门、肇庆人均GD
21、P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及承 接传统珠三角产业转移,低级别城市有望较快提升。 相比于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多极点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经济制度复杂等问题。 图表:城市群与大湾区人均GDP 对比(2017) 133427 61957 102696 76315 123095 310720 520747 146820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人均GDP 图表:粤九城人均GDP(2018) 注:2018年人均GDP用“2018年GDP/2017年总人口”粗略估算 157668 193338 99234 129
22、767 85892 63582 53482 111433 165104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广州 深圳 东莞 佛山 惠州 江门 肇庆 中山 珠海 人均GDP 人口净流入持续并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人数在2005年就超过5000万, 2017年总常住人口已达6957万,其中粤九城占比 达88.5%、香港占比10.7%、中国澳门占比0.9%。 分城市看,2017 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与香港人口数均超过500万,其中广深人数步入千 万大关。 图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数量 1450 1253 834 766 741 478 456
23、 412 326 177 6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广州 深圳 东莞 佛山 香港 惠州 江门 肇庆 中山 珠海 澳门 2017年常住人口 图表: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人口占比 20.80% 18% 12% 11% 10.70% 6.90% 6.60% 5.90% 4.70% 2.50% 0.90% 广州 深圳 东莞 佛山 香港 惠州 江门 肇庆 中山 珠海 澳门 图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面积占比 26.40% 20.60% 16.80% 13.20% 6.90% 4.40% 3.50% 3.20% 3.00% 2.00% 0.10
24、% 肇庆 惠州 江门 广州 佛山 东莞 深圳 中山 珠海 香港 澳门 人口流入由数量汇聚向质量提升迈进 从人口净流入角度看,2008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净流入人口逐年递增,2008年达到268万最高位;2009-2010年净流入人口仍维持 在高位附近。在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持续冲击背景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后统计口径的优化集中凸显了该冲击对人口流 入的影响,2011年粤港澳大湾区净流入人口迅速回落至38.8万的低位;直到2015 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逐步体现,区域净流入 人口重回100万以上,2017年增至157万。 分城市看,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净流入人口绝大多数流向广洲与深圳
25、,两地净流入人口占整个大湾区比重分别为29%与40%;若 按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口净流入总规模统计,广州、深圳、佛山三城处于领先。 从广深佛2020 年人口规划来 看,仍保持每 年 新 增 30-70 万人口净流入, 未来人口密度 有望进一步提 升。 图表:2017 年各城市人口净流入 29% 40% 12% 5% 2% 2% 2% 1% 6% 1% 广州 深圳 佛山 东莞 惠州 香港 中山 肇庆 江门 珠海 澳门 图表:广深佛2020 年常住人口规划(万人) 1450 1253 766 1550 1480 91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粤港澳 大湾区 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