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报告_13p.pdf
《2012年11月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报告_13p.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11月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报告_13p.pdf(13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DTZ 中国透视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捕捉高 增长市场的 机遇 Hh DTZ Research 2012 年 11 月 28 日 目录 简介 2 网购大 观 3 电商版图 4 对物流地产的影响 6 面临的挑战 7 物流模式 9 机遇 10 作者 白丽琪 亚太区预测主管 + 852 2250 8864 kate.barrow 谭洁钰 高级分析师,预测及策略研究部 + 852 2250 8865 jade.jy.tan 联系人 纪言迅 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 + 852 2507 0507 david.yx.ji Hans Vrensen 研究部全球主管 + 44 (0)20 3296 2
2、159 hans.vrensen 中国有望在 2015 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 这得益于不 断增长的国内消费,集中度低的零售市场和不断壮大的网络使用人数 。 电 子商务市场的 发展也带动了物流设施的需求,而物流 市场 目前正严重缺乏 现代化物流设施供应 (图 1) 。 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仓库的角色。过去物流通常被视为支持性 业务 或后台 的功能,现在终端客户也被引入了供应链的环节,仓库也理所当然成为了 重中之重 , 这使 房地产的用途和选址都 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物流地产的租户面对的挑战和致胜关键是如何有效的 将物品递送到两亿二 千万网络用户手中。基础设施极其有限,主要供应
3、链 覆盖范围 外的 欠发达 地区 仓库缺乏,最后一公里递送服务不到位让二三线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服 务非常困难。 电子商务巨头们 采取了各种物流模式,包括 定制建造 和自营仓库 ,建立公 司自己的快递服务。 但是这些模式的成本巨大,初始资本高,而零售商往 往缺乏物流地产管理经验。我们认为最优的方案是和第三方快递公司 ( 3PL)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对投资者和开发商来说,问题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地块。建立电子商务中心 的土地最好是 既靠近产品的产地 和 运输 通道又靠近终端用户。投资者 可以 考虑投资 大型物流 企业 持有的土地储备或者 重建 旧的设施。 城市周边的小型仓库因为靠近市场且方便最后
4、一公里速递,正得到越来越 多的青睐。正是这种类型的仓库在未来最有发展潜力。活跃在中国市场的 大型物流公司已经做好准备要 开拓 这个潜力市场, 重建旧物业或者通过定 制建造来迎合电子商务零售商的需求。 图 1 中国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占现存设施的 2% ( 百万平方米 ) 资料来源 : 中国仓储协会 , 公司报告 , DTZ 戴德梁行研究部 14 680 现代化的物流设施 物流设施供应总量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2 简介 网民人数世界之最 现今中国有 5 亿 多 网民 ,而到 2015 年,这个数量 预计 将达到 7 亿。 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中国消费者购物体验 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
5、不仅包括 网上消费,也包括 在网上 了解和比较商品价格等。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越来 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上购物,截止到 2012 年 6 月, 上网购物的人数已经占到中国所有网民数量的 39%。事 实上,中国的网络零售额在过去 5 年中以 平均 每年 99% 的速度增长,而美国 同期 只有 9%的 平均年增幅 (图 2)。 仅在 2012 年 11 月 11 日一天(俗称 “光棍节”),中国电 子商务巨头淘宝及其 B2C 商务 平台天猫销售额 超过 192 亿人民币 这相当于香港日均零售总额的 21 倍。 正如中国的很多事物一样,网购发展的 速度和 数字也是 惊人的。 但目前的高速发展还
6、远未发挥其最大潜力 中国网络渗透 率目前只有 3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美国已达到 77%)。而在这 37%的比例中,只有三分 之一使用 网上购物(美国有三分之二的网民进行网购), 未来发展空间 是巨大的。 事实上,预计直至 2015 年, 每一年将有三千万消费者 相当于加拿大总人口数量 首次在网上消费。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中,每天都 将有八万人开始初次体验网络购物。 房地产的角色转变 网络购物 让传统的购物体验更多元, 实体店购买被送货 到家替代。电子商务巨头们在尽力抢占更大地域范围的 消费者,同时 仓库 的 战略性选址 和最优建造标准 变得越 发重要。 过去物流通常被视为支持性 业务
7、或后台的功能, 但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物流则变成了供货商和消费者间 重要的 平台, 这也使物流成为了焦点。 电子商务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 深远的,它带来的影响 不仅限于零售商铺 。 电子商务使房地产的角色发生转变。 物业 的用途 (大小和建造标准),物业的选址都发生了 改变。在这篇报告中,我们会分析 中国网络购物 高速 发 展的 驱动 因素, 以及 在网络购物市场迅猛发展的中国, 工业物流地产的 开发商和 投资者面临的 挑战和机遇。 图 2 网络零售额增长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 CEIC 0 50 100 150 2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美元 十亿 美国 中国
8、 平均增长量 , 2007 - 2011 美国 9% 中国 99%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3 网购大 观 驱动因素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的飞速发展根源 于特殊的结构 性和人 口统计特点: 零售市场 集中度低 在发达国家,网上购物的出现是在成熟的零售市场基础 上的一个补充; 而在中国,网上购物则是 和传统零售业 同步发展 , 在许多地区特别是 二三线城市,网络购物发 展甚至是超前于 实体购物空间 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的 独特之处在于网络用户的地理分布比实体零售商 的扩张 更快更广。尽管开发速度很快, 中国人均零售面积占有 量 仅为 1 平方米 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人均
9、零售 面积 为 4.7 平方米,澳大利亚为 2.2 平方米(图 3)。中 国实体商铺面积 有限, 而零售业集中程度低 (最大的 20 个零售商销售额仅占整个 市场 零售业总额 的 13%, 这数 字在 美国则有 51%),这些因素使得零售商和消费者都 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网络,网上购物在中国得以飞速发展 。 中国消费者的崛起 在过去 10年中,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以 平均每年 超过 10% 的速度增长。城市化进程迅速, 服务业对劳动力吸纳量 激增,工资水平提高以及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让新兴 中产 阶级逐渐崛起。到 2020年,中国 中产阶级家庭占亚太区 的份额 预计将扩大 到约 50%, 中产家庭数目
10、激增 500%达 到八千万家庭 (图 4)。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和 普通中国 消费者比起来, 中国网络用户群体消费水平和 教育程度 更高,而且更加年轻( 70%的网络用户年龄在 34岁以 下)。网络消费群体甚至 更加年轻,比 起 一般的网民 , 教育程度和收入 水平要 更高。 移动网络设备快速渗透 在中国,这些年轻的中产阶级拥有各种各样的高新科技 产品 97%的人 拥有智能手机, 96%拥有电脑,超过 一半的人有 1 张以上的信用卡( 信用卡 在中国并不普遍 , 这个数字已经很高)。在 2011 年底,拥有 可 接 入 3G 网 络设备的人数已经达到五千七百万,同时很多网站也已 经开发出了让用户
11、 进行网上购物的应用程序。无论在家 或 在工作的时候 ,中国人在网络购物上所花费的时间比 其他国家也要高得 多,这些都为电子商务零售商提供了 绝佳的机会。 图 3 人均商铺面积,平 方 米 资料来源 : URBIS, CEIC, 香港政府统计处 图 4 中国占 亚太区 家庭年收入一万五至五万美元比例, 2010 年和 2020 年对比, % 资料来源 : Global Demographics, 野村证券策略研究 政府扶持 中国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中,争取 在 2015 年使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量达到 18 万 亿人民币 ( 2.8 万亿美元) 。如果目标达到,中国
12、将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在 2011 年年底,中国 电子商务市场 (包含 企业对企业( B2B) ) 已经达到 4 . 7 2 . 2 1 . 5 1 . 5 1 . 3 1 . 1 1 . 0 20% 2 0 1 0 ( 总数 = 7 100 万 ) 中国 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 日本 印度 亚洲发达国家(除日本) 52% 2 0 2 0 ( 总数 = 15100 万 )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4 5.88 万 亿, 对 比 2010 年 增长了 29%,占 GDP 总量的 12.5%。除去 B2B,中国 的企业对个人 ( B2C) 的 电子商 务 市场价值同比增长
13、更是达到 55%。将电子商务发展列 入“十二五”发展计划反映了政府非常重视 该行业的经济 潜力。政府同时出台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即 加强电子商 务 相关 法律的建设,建立电子商务的操作 规范 和行业 标 准。尽管即将出台的政策会给很多电商带来挑战,但长 远来说,这 会让中国电 子商务市场更加吸引国外服务供 应商和投资。 电商版图 C2C 统领市场, B2C 迎头赶上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主要由个人对个人( C2C)的电子 商务 模式主导,市场份额占到 77%。 杭州阿里巴巴公司 在 2003 年开创 的淘宝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了 C2C 这一 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淘宝被称为 “中国的易趣网 ”,
14、 消费者可以在 网 上 购买新的或二手的商品,价格可以固 定也可以协商,同时商品也可以进行拍卖出售。尽管 C2C 给国内快递业务带来了推动 ,但 其 对 仓库物业的需 求却不一定有明显 的拉动 作用 ,因为小规模的商家一般 都自己储存商品而不需要仓库。但随着 有经验的和成熟 的 C2C 买家 及 卖家 都 向 B2C 电商 模式转型, B2C 的市场 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 图 5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 C2C 和 B2C 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这将进一步促进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2015 年 B2C 市场份额预计 会增加到 40%(图 5)。淘宝的副线平台, 天猫 ,也占据了 B2C
15、 市场半壁江山,但是行业内竞争也 日趋白热化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天猫 在 2012 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达到了 46.8% (表 1)。 淘宝 (包括天猫)和京东商城都是纯电商,而不是从传 统零售业演化而来 。此外亚马逊中国也在市场中占有一 定比例,而苏宁和当当则是近年来出现的强大竞争者。 然而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为了能更好地 管理 线上和线 下资源 , 开始逐渐偏向 自营网上零售业务 这个趋势 给 这些纯电商巨头们 带来了挑战。 物流体验透明度大增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网络购物能提供和实体 店购物同样的服务质量和速度,因此, 物流 体验的透明 度大增,物流功能成
16、为电商价值的源泉,也是区分实力 的关键点,成为不善于直接送货至客户的商家的潜在软 肋。 B2C 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的物流和仓库厂房需求量大 增。有迹象表明一些 电商巨头因为没有理想的 仓库和物 流中心使得业务发展大受影响。 92% 86% 77% 70% 66% 62% 59% 8% 14% 24% 30% 34% 38% 41% 2009 2010 2011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C2 C B 2 C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5 表 1 中国 B2C 市场份额最大的五名电商, 2011 *截止到 2012 年第三季度 . *截止到 2012 年四月
17、. 注释 : 苏宁每月流量 = + 其他的数据截止到 2011 年年底 资料来源 : CECRC, Credit Suisse, 公司数据 , A 成立年份 总销售额 (美 元 十亿 ) 市场份额 * 每月流量 (百万 )* 仓库面积 (平方米 ) 自建快递团队 快递队伍 人员数量 第三方物 流 天猫 2007 15.5 46.8% 2,300 N/A 否 N/A 是 京东商城 2004 5.1 21.5% 880 600,000 是 15,000 是 苏宁 2009 0.9 3.8% 81+1.2 500,000 是 4,001 否 亚马逊中国 2000 0.8 2.6% 280 500,0
18、00+ 是 3,000 否 当当 1999 0.6 1.4% 460 340,000 否 N/A 是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6 对物流地产的影响 未 开拓 的领域 以 前 中国物流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但 随着 电子商务和国内个 人消费的增长,中国的物流设施 要更 多地服务 国内 需求 ,还要满足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在英 美 等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预示着 新 的 物流配送过 程即将到来, 是对 目前已经 相当 成熟的配送网络 的延伸 和改造。 相比之下 ,在中国 ,配送网络和国内快 递业务 这都 和电子商务紧密相关 的发展 远远落后于零售业和电 子商务 ,是本身就
19、不成熟的领域 。 这也是许多电商企业 的担忧,也反映在他们采用的物流模式上。 在详细阐述 各物流模式之前,先了解一下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特点 和 它对物流空间需求的影响。 仓库需求的本质发生改变 仓库的传统功能是平衡供应和需求,因为供应和需求不 总处于均衡状态,仓库一般用来储存多余的货物,使供 应链运作通顺:工厂 仓库 商店。 这意味着仓库主要服 务于企业间的货物运转。这些 仓库 趋向于 在 主要 中心市 场的周边选址 ,并且需要 有限数量的员工 。 从供应 推动 变成 由 需求 为导向 电子商务让供应链由供应 推动 变成 由需求为导向 。最终 目标不再是改善供应链以补充仓库,而变成了将货物递 送
20、给最终消费者(即订单履约,最后一公里快递)。这 给供应链又增加了一环:工厂 仓库 ( 商店) 顾客 。 以前仓库只是协助性功能 ,现在却变成了 中心 业务,变 成了连接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 重要 桥梁。这种变化让 物流地产的选址,建造标准和位置 都发生了改变。供应 链 运作的透明度改善将明显的减少仓库储存量 和 营运资 金,以及储存空间需求。至于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方 面,订单履约和最后一公里快递要求 进一步增加靠近终 端客户的 当地 仓库。 传统的零售配送 中心直接给实体店发货,相比之下电子 商务则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体系。表 2 详细分析了建立 电子商务物流 中心的考虑因素。 表 2 电子商
21、务物流中心建造标准主要考虑因素 意义 对选址及建造标准的影响 小件物品 大多数现存的 配送 中心分布是靠近订单来源或大供应商之间以 传递大型货 物;很少配送中心的设计是根据小件商品的有效及快速配送,而这恰恰是 电子商务年代个人 客户 的需求。 有足够高度和宽敞的立体仓储 (尽量少柱) 以进行自动化操作 (即智能机械) 及分类拣选;多层仓库层架以配合分类拣选工 具。 大量订单 网络订单的快速进程,要求配送中心有能力处理大量订单。 空旷的卡车和拖车停泊空间以处理大量订单;足够的电力供应和备 用发电机,能够保证不间断货运;良好方便的设施及通达性。 最终产品组 装 最终产品的组装需要在仓库里完成,所以
22、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和自动化 操作(包括从仓库中选取货物和 包装工作)。单一功能的仓库已经不适 用,零售商需要投入 更 多资金来改善仓库。 选址要靠近大量有技术劳动力资源;停车场和公共交通方便员 工;配备空调以提高员工舒适度和产量;方便找到兼职和临时工 人。 订单履约和 最后一公里 送递 目前的配送网络没有很好地考虑最后的订单履约,即送货上门或是顾客自 取。最后一公里的过程需要面对客户,因此对电子商务公司的信誉和品牌 效益产生很关键的影响。所以专业的、能够支持配送及最后一公里送递的 电商配送中心需求量将大增。与传统零售中顾客自己完成最后一公里货物 传递不同,送货上门给商家增加了开支。 配送中心
23、的选址应该选在能够最快送到消费者家中的地方,这样 也可以节省货运费用;靠近空运和陆 运枢纽,可以保证当天到货 或隔天到货;有第三方快递;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是 重要 因素,因为这将影响成本 。 资料来源 : DTZ 戴德梁行研究部 电子商务及物流地产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透视 7 面临的挑战 考虑到电子商务对物流行业有 新的要 求,中国市场 给电 子商务零售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现代化的物流供应空间严重缺乏 电子商务的交付中心 有特殊的要求,但这并不代表现存 的 配送网络运转不当或是已经荒废 。相反, 高层货架仓 库对企业间配送货物仍然有效 ,而且在发达国家,这种 仓库的需求量仍然很大。然而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11 电子商务 物流 地产 现状 展望 报告 _1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