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楼市】“双11”成交攀升,金融“16条”救市
上周双11刚过,不知各位“李佳琪女孩”和“罗永浩男孩”今年又为淘宝贡献了多少流量?
房地产向来都是一个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营销节点的行业,正如各家电商平台一样,各个项目也早就开始了双11的预热,至于实际的战绩如何,且随小编看下整体的数据表现:
乍一看,最近两周的成交量确实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在双11前一周,周度成交量涨幅达到68%;实际上,近两周的市场上升,主要得益于盛福双子星——中建星光城市和保利公园上城两个项目低价入市,狠吸一波200-300万之间的改善客群,以致对整体市场成交量的贡献较大;即使是剔除掉两个项目的业绩,市场的成交量也是有明显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在国庆的极度透支之后,目前的供求节奏基本已经恢复。● 2022年11月8日: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2500 亿元支持民营房企债券融资。(俗称「第二支箭」,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2022年11月11日: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涉及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建筑企业贷款、租赁融资、个人房贷和征信等房地产上下游多方面的融资。(央行与银保监会)● 2022年11月14日:商业银行可与优质房企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为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银保监会、住建部与央行)这次出台的政策,可谓是面面俱到、鞭辟入里,开始真正从“房企端”解决问题。
细数一下今年以来行业所出台的政策,降LPR、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换房退个税、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解除限购等等,无一不是在鼓励、刺激购房者端置业。那这些政策有效么?确实有效。从我们监测的周度认购数据来看,每次的政策出台,都会有相应的市场声音反馈,尤其是在5月下旬放松限购、9月上旬解除限购两个关键节点,市场波动尤其明显,然后呢?不到一个月之后,销量恢复如初,平稳的就像新政没有实施过一样。
也有,只不过纾困效果一般。为什么?早在9月份银行就有放水6000亿的政策,然而这些资金是否真正流入至房企端呢?未必,相比较有良好背书的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在融资端具有着天然的劣势,尤其在憎多粥少的情况下,必然在面临严重的信用挤压,包括说在济南销售业绩一直遥遥领先的LH,在今年也只能迅速出清工抵房来保现金流。之前喊了一年的“保交楼”口号,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旅城、祥泰城、恒大楼盘等等即使是有政府平台接手,但交付工作推进缓慢,土拍市场惨淡,疫情防控掏空财政,政府部门哪来的额外收入来保交楼、保民生?而11月11日出台的16条金融新政,意义非同一般,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力度之大、内容之全面,是今年之最,可以说是从症结上去助力行业纾困,政策内容包括关键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重点强调了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2.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
4.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
通过近一周的政策频度,也足以看到国家救行业、救房企的决心;随之而来的还有“防疫20条”——密接“7+3”调整为“5+3”,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目前已有很多城市跟进政策,随着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地,将会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场需求恢复和经济循环畅通。
而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枢纽行业,头顶着财政收入,脚踩着金融业,左手是建筑业,右手是消费与制造业,钢筋水泥、家电家具,大几十个行业都跟房地产息息相关。在金融政策16条进行兜底的前提之下,疫情防控的新措施也必将促进行业的正向流动。作为地产人,也必将相信,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行业走出困境的号角必将响彻天际!